微信 / 朋友圈
2025年11月8日下午,由南海教育集团主办的国际高层次产业人才发展峰会【中国式管理学院】主题专场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新闻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及东盟部分国家的人员参与,参会人数约8000人次,专题会近176人,包括马来西亚和立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拉曼大学等国际院校代表,中国式管理学院院长及授课导师、国际在职研究生毕业生与在读学员,以及来自企业与学界的专家学者。

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中国式管理学院”建设成果的集中发布,并围绕“以中国智慧引领未来管理创新”的核心命题展开深度交流与思想共鸣。
南海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国式管理学院院长方明博士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学院将以大会为总枢纽,联结院校前沿研究、企业真实场景与政府治理资源,形成跨界、常态化的协同通道。

过去一年,学院以“中国式管理”为主线,正在打通“理论—案例—落地—再迭代”的创新闭环,将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的“信息粘滞”转化为“协同惯性”,使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在同一工作流中融合共振,推动区域升级由“项目制”迈向“机制化”,构建可持续的“智造中国”人才生态。
中国式管理学院学术副院长张泰玮教授以“五问体系”提出中国式管理的知识架构:以“目标客观性”与“天道/天命”为哲学底座,主张“先立道、再通心、后成术”,并将《道德经》《易经》、禅宗与阳明心学融入决策、领导、修身与组织执行模块。

中国式管理博士在读、青岛企业家陈帅博士以“青岛中辉铜业有限公司”为案例,提出“哲学为魂、制度为骨、科技为器”的“一体两翼”管理模式。
一翼以导师制、荣退礼遇与创新激励激活组织内驱;另一翼以自动化产线与智能搬运实现效率跃升。
通过“对事不对人”的执法文化重建秩序与信任,形成“人心契约—制度边界—技术强度”的三元协同机制。这一模式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了从“人治”到“心治”、从“经验驱动”到“智慧驱动”的可复制路径。

专题会上为“中国式管理学院青岛分院”授牌,由方明博士颁牌。分院将建设区域化案例库与实践教学基地,形成“课程—案例—企业课题—联合研究”的循环体系,将分散改进沉淀为区域知识资产,推动“试验田—示范区—样板库”的递进式扩散。

同时,学院向张泰玮教授、陈帅博士、钱锦国教授、娄萌教授颁发客座教授聘书,完善“名师—名案—名课—名企”的资源闭环,构建“研究—教学—咨询—训练—评估”一体化智库矩阵,为中国式管理的学术体系提供持续的思想与方法供给。

从以会为桥的协同机制,到“道—心—术”的方法论框架,再到企业样本、分院体系与师资矩阵,本次大会展示了中国式管理从理念生成到体系落地的完整路径。
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守正·融合·创新”为宗旨,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案例库与评价标准,推动中国管理思想在更广地域、更深产业、更高层次实现“可说明、可落地、可传播”。
【中国式管理学院】将以学科建设为支点,以产业实践为路径,以文化自信为灵魂,为世界贡献一套能够解释中国成功、启发全球未来的管理文明新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