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朋友圈
《儒学与中国式组织文化建设》为中国式管理学院核心课程第三课
⬇
在中国式管理学院的学术研究中,儒家文化始终被视为企业管理的精神源泉。企业管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创新,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致力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院,我们深感自豪地,方太集团正是这一融合实践的杰出代表。中国厨电领域的知名品牌方太集团,便是这一探索的佼佼者。其创始人茅理翔和茅忠群父子,成功地将儒家思想融入企业管理之中,为业界树立了一个典范。本文将深入探讨方太集团如何通过“仁义之道”审视和改进西方管理模式,以及这种融合如何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一、儒商并蓄,文化铸魂
方太集团,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其背后站着的是一对深谙儒家精髓的父子——茅理翔与茅忠群。他们不仅继承了先辈的商业智慧,更将儒家文化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在方太,儒家思想不仅仅是墙上的标语或书中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指导着每一位员工行为、塑造着企业文化的灵魂。
二、做事先安人,安人先安心
“做事先安人,安人先安心”,正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现代诠释。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方太集团不仅关注产品的质量,更重视员工的福祉和发展。这不仅是方太集团的管理理念,更是其企业文化的核心体现。在方太看来,企业的成功首先源自于员工的幸福与满足。例如,方太取消了对员工小错误的罚款制度,转而通过主管谈话的方式要求改正,体现了儒家的“仁义”原则。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员工的自律性,还减少了错误的发生率,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精神。因此,方太致力于打造一个让员工物质与精神双重富足的工作环境。从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再到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方太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以人为本”的儒家思想。
三、 仁义之道,引领管理创新
面对西方管理模式的冲击,方太集团没有盲目跟风,而是选择了以“仁义之道”审视和改进这些舶来品。茅忠群在方太推行的“全员身股制”,是儒家“仁义”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另一个体现。这一制度让所有入职满两年的员工都能按职位及贡献大小获得一定的“分红股权”,实现了企业与员工利益的共享,促进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在方太,管理不仅仅是制度的约束和流程的规范,更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企业鼓励员工自我驱动、勇于创新,同时强调团队协作与和谐共生的价值观。这种融合了儒家智慧的管理模式,不仅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为企业带来了持续的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 社会责任,践行儒家大义
方太集团深知,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指引下,方太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致力于环保、教育、扶贫等多个领域的社会贡献。通过实际行动,方太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更传递了正能量,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通过这种方式,方太实现了商业成功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五、持续创新与文化传承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方太集团意识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它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保持对儒家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这种平衡使得方太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方太集团以儒家文化为引领的企业管理实践,是中国式管理学院所倡导的管理智慧的生动实践。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并非与现代企业管理格格不入,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当我们将儒家智慧与现代管理理论相结合时,就能创造出更加符合中国国情、更加具有生命力的企业管理模式。方太集团的成功经验,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南海教育集团创新引领,经过团队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与马来西亚和立大学共建“中国式管理学院”,首次将“中国式管理”形成在职研究生(硕士、博士)学科教育体系,面向全球华人,开展“中国式管理”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
官方公众号:东方管理硕博
扫码交流: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