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朋友圈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是为家人好,但说破了嘴皮子对方就是不听。比如让孩子多吃蔬菜,道理讲得明明白白,可他宁愿把青菜挑到桌上也不肯吃;提醒伴侣下班带瓶酱油,说了七八次还是空着手回来。这时候我们总想不通:他们怎么就是不懂事呢?
其实他们不是不懂,而是不想听。去年我表姐家就发生过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她五岁的儿子主动说要帮忙擦桌子,表姐顺口说了句"记得先擦桌子再扫地哦",结果孩子突然把抹布一摔:"我本来就要这么做的!"蹲在墙角生闷气。后来孩子抽抽搭搭地说:"妈妈总把我当笨蛋,好像我自己不会做事情。"
这时候我才明白,当我们在"教"别人的时候,很容易让对方觉得被看轻。就像你去邻居家做客,人家刚拿起茶壶,你就抢着说"倒茶要双手捧壶",任谁听了都会不痛快。因为这时候对方心里想的是:"我难道连倒茶都不会吗?"
我认识一对夫妻就特别会处理这种情况。丈夫工作忙,妻子全职带孩子,原本约好丈夫回家只管陪孩子玩。但孩子夜里总哭闹,妻子实在累得撑不住。要是换成别人,可能会抱怨:"你就不能主动帮忙冲个奶粉?眼里一点活都没有!"可这位妻子说的是:"你哄孩子睡觉特别厉害,能不能教教我?"结果现在丈夫每天下班主动接手哄睡,还乐呵呵地说:"现在孩子看见我就打哈欠。"
你看,同样是要对方帮忙,把话说成"你特别棒"和"你真没用",效果天差地别。就像我们小时候考试,考砸了最怕父母说"早就告诉你要复习",但要是听见"这次题确实难,下次咱们一起准备",心里反而会憋着劲要证明自己。不过要做到这点可不容易,很多人容易掉进两个坑:第一个坑是总觉得别人"应该"怎样。我堂嫂总念叨:"当老公的怎么能不会做饭?"结果她丈夫宁可顿顿吃泡面也不进厨房。后来她换个说法:"听说最近新开了家厨具店,你要不要陪我去挑个炒锅?"现在她丈夫周末经常照着视频学做菜,还嘚瑟地发朋友圈。
第二个坑是总想证明自己聪明。我同事老张带孩子搭积木,孩子没按图纸来,结果全塌了。老张口口声声"早跟你说要按步骤来",气得孩子把积木踢得满屋都是。其实这时候抱抱孩子说"咱们再试一次好不好",比证明自己正确重要得多。
说到底,和人相处就像照镜子。你冲着镜子笑,它才会对你笑。我老家有句老话:"夸人勤快的人,家里碗都不用自己洗。"这不是耍心眼,而是聪明人都懂——让对方觉得自己很重要,他自然会把重要的事放在心上。
下次再想提醒孩子加件外套,试试说:"这件外套颜色真衬你,要不要穿着去学校?"保准比"说了多少次天冷要添衣服"管用十倍。记住,好话要说得像春风,吹得人心里暖洋洋的,这才是最顶级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