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朋友圈
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成长。成功需要汗水,但更需要耐心。
贺小燕:和立大学高级心理学博士(EPsy.D) 11期同学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贺小燕,重庆乐一融合院长。
功读博士的初衷
2004年,26岁的我刚刚从医学院毕业,在医院的心理健康门诊工作,听了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水深火热的故事,看到了很多痛苦的面庞,也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从医院辞职了,抱着“攻克自闭症”的宏大梦想,踏入了特殊教育的行列。
很多年后的今天,我已经不敢重提当初的梦想,但是这么多年,接触了上万个学生,除了每年都有学生从我们学校“毕业“融入主流教育,我还带领团队支持我的学生在全国特奥赛事中获得了上百块金银铜牌,其中轮滑项目,我的学生还以绝对优势获得了世界冠军。在支持性就业探索中,我带领团队让100多名特殊学员实现了支持性就业,其中1/3在阶段性支持下最终实现了自主性就业。我们的线下家长公益培训班也已经开展到第38期,线上公益培训更是每周至少一次,打造了“贺妈讲故事”的特教宣讲品牌栏目。
20多年的时间,我留下了好几本厚厚的特教笔记,却发现很多经验无法复制。就像就像中医需要把脉心法转化成现代医学,我想把特教智慧变成可传播的知识体系。而我过往的知识体系和资源状态都无法支持我完成体系的构建,所以我选择了进修。
回望这20年的坚守,从最初抱着"攻克自闭症”的宏大梦想踏入特教,想到为何一直坚守到现在,不得不向大家讲讲特教行业对家庭、孩子及社会力量的重要性。在过去那因种种原因不断被迫搬迁的日子里,师兄的话“慈善是有钱人的事,公益要先养活自己”。当得知不管是自闭症孩子还是智力有障碍的孩子,从3岁左右开始康复训练,能真正康复并变成普通孩的只有10%,90%的心智障碍孩子,他们还需要持续康复,在持续康复的前提下,这90%的孩子,还有30%左右有机会可以自我照顾,实现生活自理后,有机会外出就业,即使这样,依然有60%左右的心智障碍人士,需要一辈子被照顾,或者说,他们无法走出去独立生存。而这些,就是这个群体的硬伤,也是这些家庭一辈子的痛苦.......
我想为孩子们找到一种模式,一种真正可以让大家看到希望,让孩子们真正可以有尊严的生活、学习甚至可以在庇护下就业或外出就业的模式。20年风雨兼程,我们摸索出"康复+托养+就业"的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从3岁早期干预到18岁庇护就业,看着曾经大小便不能自理的少年成为餐厅服务生,听家长哽咽着说"终于敢变老了",更清楚每个能用劳动兑换冰淇淋的孩子,都在改写命运剧本。特教人的富有,藏在孩子们第一次独立系鞋带的瞬间,藏在家长眼角的泪光里,藏在"贺妈妈"这个最珍贵的称呼中。
这条路不管有多难,我都会坚守下去,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使命。希望在读博的路上,系统化的知识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我,帮助到更多的家庭和孩子。
公司的主营业务概述
2-35岁孤独症、智力障碍等特需人士的康复教育与托养服务;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过度羞怯等学习困难儿童;特需人士家庭教育;特教老师培训;特教机构专业支援服务。
公司的愿景:伴特需人士快乐一生,一生快乐!
乐一,这是我公司的名字,也是我女儿的名字,我也期待我的女儿能快乐一生,一生快乐。
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特殊教育招生15.5万人,在校生91.2万人,毕业生17.3万人。
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加入进来。
想对同学们说的话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曾抱着支持特需儿童的初衷投身特教,但最后我发现真正的获益人是我自己。这个过程中,我和我的孩子遇见了很多贵人,帮助我走到了今天。感恩遇见大家,也期待经由我们孩子汇聚起来的善之光能庇护到每一个你和我!
【 产业博士 精选收录】
让我们一起
用教育点亮人心
用眼睛丈量世界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