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朋友圈
6月27日下午,【南海产业博士】“政产学联动 & 全球移动课堂” 走进中山大学系列活动之 “【产学互动】博士生企业项目推介” 在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圆满举行。聚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前沿领域,8个优质产业项目现场推介,以技术创新突破行业瓶颈,搭建起高校科研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桥梁。
项目推介现场,南海产业博士同学们向中山大学各专家学者全方位展示推介项目的创新性与市场潜力。从技术原理的前沿突破,到应用场景的广泛布局,再到市场前景的清晰研判,每一个项目都传递着产业创新的强劲动能。各项目推介博士同学依次登台,展示了其创新技术与应用前景、阐述与中山大学产学研合作诉求。
1、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
叶博士重点介绍了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团队人才与科研能力(教授/副教授 20人,助理教授/讲师 9人,专职科研 3人;超过70%专任教师具备海外经历,科研团队平均年龄低于35岁;学院6位教师入选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科研项目情况(中山大学-招联数字金融联合研究中心项目,中山大学-中国移动智慧应用联合实验室项目;2020-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13个;2020-2024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4个)。科研成果(2020-2024年国内发明专利总数179项,已公开国内发明专利101个;已授权国内发明专利72个)。最后叶博士就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的产学研合作方式、成功案例等分别向产业博士同学们做了分享。
2、集美大学
涂博士围绕集美大学与厦门大学的历史渊源及自身发展展开,优势学科为航海、水产,契合国家海洋战略,其中航海学院曾为国家重点学院,发展空间广阔。学校专业设置涵盖航海、水产、财经、体育等多个学院,重视体育与艺术教育,拥有14个 400米操场及具音乐回音壁效果的音乐学院。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学校注重人才培养国际化,积极开展科研合作与社会服务,如美术学院借助专业优势推进多元化合作,还与中国马来西亚共同申报非遗 “烧亡船” 活动,未来将沿陈嘉庚创业轨迹,进一步强化学科优势,提升综合实力。
3、江苏省常熟加腾电子进出口有限公司
邰博士介绍“加腾电子”是一家专注湿度与温度控制领域的公司,其产品体系涵盖电子防潮箱(通过除湿机芯实现最低5%以下湿度控制并兼具温湿度调节功能)、干燥箱(借助加热模块达成400-500度高温控制),以及针对化学品存储的恒温恒湿系统,全系产品采用瑞士罗卓尼克测试仪保障精度;在应用场景上,既可为敏感元器件提供防潮保护,也能通过隔离存储、净化装置及智能存取技术(含智能料架、感应系统、料塔)实现化学品的安全存储与自动化管理。此外,公司市场表现亮眼,外贸与内销占比分别为30%和70%,位居行业前三,且服务于包括马斯克芯片公司在内的美国重点客户,凸显其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
4、山东省青岛铸辉铜业有限公司
陈博士介绍“筑辉铜业”成立于2012年,深耕阀门配件领域超十年,产品覆盖市政、石油、燃气输送等多场景,业务拓展至印尼、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并在青岛、宁波等地设子公司;其未来规划包括打造山东半岛有色金属集散地、增设千吨级锻造设备、推进智能化生产线及建设产业园基地。另一企业(成立于2004年)则以智能化产品为核心,开发出可远程控制的温度流量双控智能阀门(适用于高空作业)和与中国机械总院合作的无人化工业智能扫地车(已在青岛应用),同时在标签制品领域通过九大体系认证(含ISO、医疗、汽车等),并在全球布局子公司与办事处,展现多业务线协同发展的实力。
5、美高时(东莞)标签制品有限公司
朱博士主要讲述了公司产品的发展和市场前景。公司产品包括PC模组、iPad设备、手机拆解保护膜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联想、微创、华擎比亚迪、广达、京东方、ABB等客户。此外,公司还涉及智能仓储方案,与平安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在产品材料方面,公司正在向环保材料转型,如华为的不锈钢、亚克力和PET等。总之,公司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6、安徽巡鹰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褚博士介绍“巡鹰新能源”一家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深耕新能源后市场全产业链的集团公司,其核心发力点为锂电池产业。公司成立于2008年,2024年销售额预计达40亿元,战略布局涵盖动力储能回收材料、出行板块等五大板块,业务覆盖动力电池生产、储能系统供应及退役锂电池环保处理等领域。其动力电池产品系列包括高尔夫球车、大巴车专用电池及储能系统,废旧动力电池经回收后用于两轮车、三轮车等场景;同时布局智慧出行领域,为外卖小哥提供电池租赁服务,并具备报废车辆拆解资质及配套服务能力。目前公司总部位于合肥,在国内设有多家子公司,员工约1000人,正筹备上市,展现出在新能源后市场全产业链的整合能力与发展潜力。
7、深圳市比斯特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郭博士主要讲述了深圳市比斯特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智能门窗与特种门窗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及公司的核心布局。公司深耕自动化、智能化门窗领域,产品覆盖紧急疏散逃生自动门、弧形磁悬浮门等特种类型,应用于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等高端建筑,与鹏瑞地产、万科等知名企业合作,未来将拓展遇雨自动关窗、火灾烟雾自动排烟等智能功能;希望借助高校、资本、供应链等支持以提升“比斯特”核心竞争力。
8、深圳市益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袁博士主要围绕公司核心业务及合作诉求展开分享。公司以智慧工厂、机器人集成、MES制造执行系统为三大业务板块:智慧工厂通过精益团队的价值流分析助力客户提效降本;机器人集成提供整体方案实现投资回报与智能化互联;MES系统与机器人联动推动工厂自动化,其核心技术涵盖智能化监视控制中心、系统打通、物流系统及机器替代人工等。未来致力于打造智能化、少人化、低成本工厂,目前正申请政府基金融资。三大合作诉求:招募具备客户资源或创业意愿的合伙人、开展股权融资合作、寻求智慧工厂及无人工厂客户。
最后南海教育集团方明博士表示:“【南海产业博士】是校企协同创新的典范。通过这一平台,高校能够精准对接企业痛点,而企业则能借助高校的智力资源加速技术迭代。这种双向赋能,正是产研融合的核心价值。”
此次校企互动,是【南海产业博士】推动产学研协同的又一实践。通过搭建对接平台,打破高校与企业间的信息壁垒。产业博士们不仅收获了前沿技术的启发,更感受到高校开放创新的生态魅力。正如中山大学校训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南海产业博士团队此行,既是对前沿科技的求知若渴,更是有望通过政策支持、平台搭建和资源链接,为高校科研成果提供转化沃土。
未来,【南海产业博士】将持续挖掘优质项目,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让校企合作持续释放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