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朋友圈
1985年,张瑞敏挥锤砸毁76台缺陷冰箱的巨响,不仅唤醒了海尔的质量意识,更埋下了中国式管理的种子。四十年后,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站在2023中国管理科学大会的讲台上,向世界宣告:“中国管理,未来可期”。在他身后,是一组震撼的数据:
海尔连续16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销量第一;
孵化7家上市公司、7个独角兽、102家瞪羚企业,裂变4700多个创业体;
人单合一模式输出美日欧等20国,并购企业利润最高增长300%。
这一切的起点,源于海尔对儒家“民本思想”的诠释:让员工从螺丝钉变为创业者,让用户从消费者变为决策者。
2012年,海尔做出震惊业界的决定:取消1.2万名中层管理者,总部从1.6万人精简至222人,催生了全新的“小微组织”生态。
小微创业体:员工自发组队竞标项目,如雷神科技团队由3名85后员工创立,首年游戏本销量破20万台,后独立上市估值超30亿。
人单合一模式:员工成为“自主人”,用户需求是核心目标。例如,海尔的“食联网”项目中,研发、供应链、用户体验等部门组成跨职能团队,推出从田间到餐桌的一站式健康饮食解决方案,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增长30%以上。订单交付周期缩短50%,库存周转率提升30%,用户定制化需求满足率超8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强调多元共存、协同发展。海尔的“链群合约”模式正是这一理念的延伸,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构建动态协同的生态网络。
智慧楼宇项目:员工、设计师、建筑商、能源公司通过“链群合约”平台协作,推出“低碳建筑管理平台”,整合热能回收、智能温控等技术,实现建筑能耗降低30%,用户办公效率提升20%,合作方收入增长40%;
生态共创模式下,海尔的“海创汇”平台汇聚106万创业者、3.5万家创投机构,创业成功率达50%(行业平均为10%),孵化出12家上市公司和7家独角兽企业。
三、员工从“成本”到“价值创造者”
海尔通过“共赢增值表”重新定义企业成功标准,将员工、用户、生态价值纳入财务体系。
小微团队激励:某团队开发智能洗衣机,不仅实现销量增长,还通过股权激励让成员共享收益。
在收购美国GEA后,未换设备、未派干部,仅导入“人单合一”模式,使GEA收入8年内翻倍,成为北美家电市场第一品牌。员工流失率低于行业50%,创新提案数量增长3倍,用户复购率达60%。
周云杰在2023年两会中强调:“中国管理的未来,是让传统智慧与数字技术结合,创造全球普适的管理模式。”海尔的实践表明,中国式管理不仅是企业的竞争力,更是全球商业变革的中国方案。
从“砸冰箱”到“砸科层”,从“人单合一”到“生态共赢”,海尔用40年证明:中国式管理既能扎根传统,又能面向未来。未来,中国式管理将成为全球企业转型升级的“中国方案”。正如周云杰所言:“中国管理的未来,值得期待!”
南海教育集团创新引领,致力于“模式的开创者、标准的制定者、行业的引领者”,经过团队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与马来西亚和立大学共建“中国式管理学院”,首次将“中国式管理”形成在职研究生(硕士、博士)学科教育体系,面向全球华人,开展“中国式管理”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
官方公众号:东方管理硕博
扫码交流:招老师